这首治家名篇,76字道尽育人之道:人生最大的幸运,莫过于遇见滋养你的人
图片
颜之推生于南北朝乱世,历经梁、北齐、北周、隋四朝更迭,其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动荡时代的缩影。作为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集大成者,他所撰写的《颜氏家训》被誉为“古今家训之祖”,其中蕴含的教子治家之道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。书中关于环境育人的论述尤为精辟,通过生动比喻揭示了人际交往对品格塑造的深远影响。
图片
人在年少
颜之推〔南北朝〕
人在年少,神情未定,
所与款狎,熏渍陶染,
言笑举动,无心于学,
潜移暗化,自然似之。
何况操履艺能,较明易习者也?
是以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也;
与恶人居,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
【壹】
人在年少,神情未定,
所与款狎,熏渍陶染,
言笑举动,无心于学,
潜移暗化,自然似之。
释义:青少年心性尚未稳定,在与亲近之人的日常交往中,其言行举止会像熏香、染色一样浸润、陶冶、感染他们。即便没有刻意去学,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,自然而然地相似起来。
这段话道出了环境中那种无声无息却又无比强大的塑造力量。它并非通过刻板的教诲,而是弥漫在每一次言笑、每一个举动之中,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,让人在浑然不觉中被浸染。
这种影响方式,提醒着人们关注日常相处的点滴细节,其本身所具有的深远意义。所谓耳濡目染,便是这个道理,它比任何直接的说教都更为持久和深刻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,其价值正在于此。
图片
【贰】
何况操履艺能,较明易习者也?
释义:至于操守、行为和技艺才能这些更为明显的东西,岂不是更容易学习和模仿吗?
此句用一个有力的反问,将道理推进了一层。无形的性情尚能被潜移默化,那么有形的言行与技能,其习得便更是如此。它指向了一种主动的选择与靠近,意味着在可感的范围内,人们具备择善而从的能力。
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传递,更涉及行为模式的建立。可见之物易学,可感之德易染,关键在于为其提供清晰可辨的榜样与可供遵循的轨迹,让后来者有所依傍,有路可循。
图片
【叁】
是以与善人居,
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也。
释义:因此,与德行美好的人相处,就像进入摆放芝兰的屋室,时间久了,自身也会沾染芬芳。
芝兰之室的比喻,极其精妙地描绘出一种高尚而温润的相处之境。那芬芳并非强行涂抹,而是自然而然地萦绕、渗透、留存,是一种气息的交融与品格的共鸣。
长久置身其间,心灵便得到滋养,言行也会趋向美好。这并非刻意为之的结果,而是一种浸润后的自然流露,体现了优良环境对一个人内在气质的深刻改变。寻找这样的居室,成为这样的芳邻,皆是智慧。
图片
【肆】
与恶人居,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自臭也。
释义:与品性恶劣的人相处,如同进入售卖咸鱼的店铺,时间久了,自身也会沾染臭气。
与芝兰之室相对,此句深刻警示了不良环境的腐蚀之害。那腥臭之气同样是在不知不觉中附着上身,初时或许不察,日久则难以祛除,使人习以为常甚至浑然不觉。
它深刻地揭示出,远离那些粗鄙污浊的场所与伙伴,是何等重要。这不仅是为了保全自身的清白,更是一种对内在品质的必要守护。避免置身于那样的肆中,需要清醒的认知与决断的勇气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